閱讀財務報表(八)
最後談到營業外收支。損益表中,在營業利益上方的科目,就是公司本業經營上的成績單,但公司營運仍有許多非本業經營產生的收入或支出,包含利息、匯兌、租金、投資、財產交易等,有時對公司最終損益影響很大,但多半非常態。對當期影響大時必須特別留意,常態性的營業外收支項目也必須多加留意。利息費用源自銀行借款,通常為提高經營績效,公司營運都會適度利用財務槓桿,但如銀行借款過多,銷售與獲利成績沒有出來,此時利息費用就開始成為沉重的負擔,因此常用的財務分析指標就有所謂的利息保障倍數,公司的獲利應該是利息費用的倍數,倍數愈高愈好,表示借錢經營是划算的。利息收入一般都不多(比例上),可忽略,太高反而是有點異常。匯兌損益與公司本業特性有關,銷售與採購進出口,都會和匯率息息相關,通常公司業務與匯兌有很大關聯且金額大者,都會進行避險動作,如果金額小,只能放任匯兌的變化。所以如果某一年的匯兌變化特別大,我們則可先預測此科目對該公司損益的影響大小。稍微具規模的公司,通常都會有較多的轉投資事業,此時投資損益對公司會有較大影響,如果已經是經常性損益,則更要重視轉投資的內容與結果。有些公司是本業已經不好或走下坡,單靠轉投資救命,這樣當然不好,違背一般我們投資的初衷,但有時就是因為轉投資養到金雞母,讓公司母以子貴。營業外收支的其他科目通常影響不大,或者非常態發生,倒不用特別憂心。這幾年因為政府要求按34號及35號會計公報對公司資產評鑑,因此會發生減損或獲利,由於一次提列,金額龐大,會嚴重影響當期損益,如無意外,未來發生機會就很小了。營業利益加上營業外收支等於稅前損益,再扣除公司所得稅為稅後損益,除以在外流通股數則是每股盈餘(EPS)。這裡只要注意一項,在兩稅合一後,我們會關心公司的所得稅率,公司所得稅率高,投資人參與除權除息通常會有較高的個人所得稅抵減,反之,則得到的股息也是一種負擔。通常高科技產業因常享有稅負優惠,公司所得稅率低。以上就是公司財務報表,包含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,除了我們在財務分析教科書中常見的分析模式外,我個人過去閱讀的一些經驗心得。
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



分享

Facebook
Plurk
YAHOO!

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pwx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